未来10年 郑州新建43所医院

  核心提示

  扩建现有医院、迁建发展受困的5家医院,在新城区拟建43所新医院,整合部分医疗资源并合理规划新址……昨天,记者从郑州市卫生局获悉,《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正式出炉。规划显示,未来10年内,郑州市将通过一系列的医疗资源调整,来解决目前医院扎堆、发展受困、新城区医疗空白等问题,并重新规划出一幅分布更科学、就医更方便的医疗分布图。

  根据市政府要求,编制完成的规划已纳入“城市六线”的橙线控制,依法配置和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用地。

  规划背景

  贫富不均

  老城区医院扎堆、新城区医院极少

  68岁的陈阿姨,以前跟女儿住在花园路附近。三年前,女儿在郑东新区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

  装修好打算搬过去。可陈阿姨心里却一直抵触:新房周围连个卫生所都没有。

  记者发现,在郑州周边各个新建小区,有很多房子空置,究其原因,生活不方便特别是没有医院是一个最大原因。

  目前的医疗服务设施85%分布在老城区。来自郑州市卫生局的数字显示,目前,中心城区总计66家综合医院,其中61家位于老城区;中心城区总计18家中医院,其中13家位于三环之内的老城区;中心城区总计24家专科医院,其中21家位于老城区;中心城区总计4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36处位于老城区。

  在三环外围的高新片区、须水片区、惠济片区、郑东片区、经开片区、南部片区和北部片区的7个城市组团,医院较少。

  用地紧张

  只有1家医院床均用地达标

  医院扎堆挤在老城区内,大部分都没有扩建空间。

  郑州市卫生局统计显示,目前总体来看,郑州市中心城区的医院用地都比较紧张。通过7个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一个医院的床均建设用地达到国家标准,7个医院的床均用地为42平方米,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

  此外,郑州现有医疗资源中还存在的问题有,郑州市中心城区内有大量规模小、效益差、医疗服务能力低、床位使用率低的企事业单位医院,这些医院占有大量医疗设施资源,但不能提供与其相匹配的医疗服务。

  资源调整

  关键词:迁建

  5家市直医院迁建到新城区

  2007年3月,位于解放西路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搬迁到了航海路与大学南路交叉口附近,从而拉开了郑州市医疗资源调整的大幕。

  而按照《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未来10年,郑州市将疏导老城区内用地紧张且无法扩建的医院向外围新区搬迁或在外围新区设置特色专科医院。

  根据郑州市卫生局规划,2020年之前,郑州将有5家医院迁建到新城区,分别是:

  位于汝河路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迁建至经开第一大街东、郑尉公路南;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至惠济区天河路西;

  郑州市儿童医院在郑东新区建设新院区;

  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迁建到管城区南部;

  金水区总医院向北迁至丰庆路沙门路交叉口西北部。

  此外,位于大石桥附近的郑州市疾控中心,今年年底前也将搬迁到中原西路与爱民路交叉口附近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大楼内。

  关键词:新建

  拟新建43所医院

  除了往新建城区迁建医院外,郑州市还将在医疗空白地带特别是老城区外围的新区规划建设新医院,每个新片区新建医院都涵盖三类: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同时,政府也鼓励老城区的小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搬迁到新建城区,解决人们的就近就医问题。

  据了解,2020年之前,郑州市准备新建43所医院,分别为:

  老城区(7个)

  中原区规划综合医院(化肥东路西、冉屯南街南)

  管城区规划综合医院1(商贸路西、货站街北)

  管城区规划综合医院2(魏庄西街西、航海路南)

  管城区规划中医院(果园南路南、银莺路西)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长江路北、大学路东)

  中原区规划专科医院1(煤机路南、协和路东)

  中原区规划专科医院2(黎明路北、电厂路东)

  北部片区(4个)

  金水区规划综合医院(新柳路南、黄家庵路西)

  金水区规划中医院(高皇北路东、翰林路南)

  金水区规划专科医院1(新柳路北、金牌路西)

  金水区规划专科医院2(沙门路北、高皇路东)

  惠济片区(5个)

  惠济区规划综合医院1(迎宾路南、香山路西)

  惠济区规划综合医院2(暂未定)

  郑州市肿瘤专科医院(新城路南、天河路西)

  惠济区规划专科医院2(天河路西、纪苑路南)

  惠济区规划专科医院3(滨河路南、柳园路西)

  高新片区(7个)

  高新区规划综合医院1(红松路西、须水北路北)

  高新区规划综合医院2(枫杨街北、石楠路西)

  高新区规划中医院l(化工路北、白杨路西)

  高新区规划中医院2(金菊西街北、须水东路东)

  高新区规划专科医院1(玉兰西街北、长椿路西)

  高新区规划专科医院2(新龙路南、垂柳路西)

  高新区规划专科医院3(枫杨西街南、牵牛路西)

  须水片区(2个)

  中原区规划中医院2(凯旋路西、北岗路北)

  中原区专科医院3(长椿路东、北岗路南)

  南部片区(4个)

  黄河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向阳路北、花寨路西)

  管城区规划综合医院3(文华路东、星火路南)

  管城区规划专科医院1(尚庄城中村内)

  管城区规划专科医院2(中州大道东、郑新公路西)

  郑东片区(12个)

  郑东新区规划综合医院1(龙湖地区)

  郑东新区规划综合医院2(龙湖地区)

  郑东新区规划综合医院3(龙湖地区)

  郑东新区规划综合医院4(商鼎大道南、明理路东)

  郑东新区规划中医院l(龙湖地区)

  郑东新区规划中医院2(育翔路南、博学路西)

  郑东新区规划中医院3(龙湖地区)

  洛阳正骨医院(东风东路东、祭城路北)

  眼科专科医院(民生路西、祥盛路北)

  郑东新区规划专科医院l(龙湖地区)

  郑东新区规划专科医院2(正光北街南、民生东街西)

  曙光耳鼻喉专科医院(东风东路西、七里河南路南)

  经开片区(2个)

  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中医院(中天路东、托月路北)

  经开区专科医院(经南三路南、经开第五大街东)

  关键词:社区卫生

  拟新建24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老百姓看病为啥难?这除了医院分布不合理、医院资源较少外,老百姓不相信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不愿去社区服务中心(站)看病也是一个很大原因。因此,未来10年内,郑州市还将加快构建稳定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

  《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规划,至2020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将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所,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整个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达到100所;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201所,整个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335所。同时,郑州市还将扶持部分医疗服务能力强的医院,作为全省、全市或片区的中心医院,统领带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

  一些专科医院的特色也将得到加强,未来10年,郑州市会从现有的综合医院中抽调部分医疗水平较高的专业科室,组建适合医疗需求的专科医院。

  关键词:整合

  成立9个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所等机构或多或少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职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一些部门需要联合行动,而现在这些机构分散在郑州各个小角落,面积狭小,设备落后,因此,在这次规划中,郑州市卫生局准备规划出新地,成立9个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让这些部门联合搬迁出来。

  据了解,郑州市公共卫生中心新址在中原西路与爱民路交叉口,目前正在建设。之后,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健康教育所将陆续搬迁至此。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将保留在原地,同时将其北侧工业用地转化为卫生设施用地,用于扩建该院。

  此外,其他8个区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后,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区健康教育所、区妇幼保健所4家单位将联合搬迁至中心内。

  据了解,金水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银河路与丰庆路交叉口西南角;

  管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魏庄东街与陇海铁路交叉口西南角;

  中原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颍河西路与二砂路交叉口东南角;

  二七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郑航北路与石柱路交叉口东北角;

  惠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银通路与迎宾路交叉口西北角;

  郑东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位于育翔路与博学路交叉口西南角;

  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塔松二路与红松路交叉口西南角;

  经开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星光南路南侧。

  关键词:地下医院

  加大中心城区地下医院建设力度

  除了地上医院规划建设外,《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还将地下医院建设纳入了规划。

  地下医院结合重点人防工程布局。大型医院应设地下室,作为战时地下医院工程的补充。据了解,目前郑州个别医院配备有地下医院设施,但数量极少。因此下一步,郑州将加大地下医院的建设力度,2020年,郑州中心城区的地下医院建筑面积将达3.5万平方米。

  此外,目前郑州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位于新郑市的郭店乡,计划在郑州新区设置新的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

  用地保证

  橙线控制

  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的用地

  郑州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赵学勇说,《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于2009年启动,历时一年,由市卫生局联合城乡规划局共同完成,并与郑州市城市规划相衔接。

  根据市政府要求,编制完成的规划已纳入“城市六线”的橙线控制,依法配置和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用地。

  与此同时,郑州市卫生局还起草了《郑州市医疗机构设置管理条例(草稿)》(以下简称《条例(草稿)》),在全国首创,申报地方性法规,保障《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的施行。《条例(草稿)》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后,被列为2009、2010年度地方性法规立法调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