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院在经历了大规模建设高潮后,设计领域和有关方面有很多的反思。我认为,反思的重点是我们的设计和建设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科学和客观的轨道。可以说,偏离有多大,问题就会有多严重。
此时,循证设计概念的引入犹如对我们医疗建设领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我们要看到,循证设计的概念来自于西方,它不是马上可以使用的“灵丹妙药”,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思考方式,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这种观念和方法,犹如拿到了通向未来医院设计发展道路的钥匙。现在是我们领会和认识循证设计涵义的时候了。
通过我们近一年的实践,我对循证设计概念的理解是,它在我国医疗建设领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调研、信息收集
我国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医院建设后,我认为在三个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这三个方面分别是——
医院方:他们参与了医院建设的全过程并通过对建筑空间的使用获得了丰富的经验;设计师: 他们在大量的设计实践中积累了一定具有指导性的经验;施工队: 医疗建筑建造的复杂度和难度是其他建筑类型无法相比的,在建造程序上和工期等方面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总结和分析
针对这些方面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做出总结并成为指导纲要。
*成果分享
指导纲要经过一定的调整和修改,成为行业规范和评估标准,譬如《医院建筑使用后建筑和环境评估标准》、《医院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
我认为,这样得来的“规范”是鲜活的,是切实可行的,它也是循证设计理念真正贯彻后的体现和成果。我国医院建设只有扎扎实实经历这样三个阶段,医院建筑才能走向高品质,否则设计与建设只能流于形式或口号层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