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公共建筑设计,从设计构思开始,医疗专业工艺流程布局的合理性就要涉足于其中。当今,在崇尚绿色建筑设计的新时代,如何在整个工艺流程设计中贯彻绿色设计的策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医疗工艺流程中的绿色设计策略

半鸟瞰实景

  在医疗建筑设计中,应以医疗工艺流程布局的这条主线为主导,逐步达到绿色设计的要求,在节能、节地、室内环境等方面应考虑到以下情况——

  总体规划应体现绿色理念

  ﹡节约用地

  在我国,建设用地愈趋紧张。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医院用地应该精打细算,秉承可持续发展性。如今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一些地方的职能部门发现医院建设的一期工程留有空余用地,就不愿按原计划批地,这常常导致一些医院在建设时违背节约用地的原则,将建筑一次性占用了全部土地。设计师应协助业主向政府规划部门说明预留用地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

  ﹡分期建设

  新建医院根据发展规划需要分期建设,往往一期工程为300张床位(或500张床位),二期再建200张床位,这样必须要在总体规划的同时考虑医疗工艺流程,才能有远近期合理的布局。

  ﹡逐步归并

  老医院的改扩建规划,应在对医院内部医疗工艺调查的基础上为医院制定逐步归并的实施步骤。

  建筑群体设计强调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节约改扩建费用

  在医疗建筑总体布局开始,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就应介入,重在考虑医疗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避免总体规划时缺乏医疗工艺流程设计而导致医技科室在扩建时的重复设置,造成极大浪费。因此,强调资源共享,对老医院改扩建费用的节省十分有意义:

  医技科室同时为门急诊、住院部共享,各部患者流线均能以最短的路线到达;

  药房、输液室、放射影像等科室,能同时为门急诊患者共享;

  中心消毒供应、病理科、血库等能方便为手术部、病区、ICU共享;

  门诊诊室共享、医患分流布局,医护人员有各自的更衣、洗手间以及办公、

  茶歇间等用房,不固定医师的诊室管理制度,这可大大提高诊室的利用率;

  手术室采用麻醉诱导的布局方式,尽可能减少手术室的数量,以节约昂贵的手术室的投资费用及日常运转费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至少在手术部中集中设置一间术前麻醉诱导室,以提高手术的效率。

  ﹡集中布局,节约能源

  相应的采用集中布局,缩短患者与医疗流线。最大限度缩短设备管线的长度,

  以节约日常运转的费用。

  ﹡病房直接采光通风

  尽可能使大多数病房有直接的自然采光通风条件;

  利用地形高差的自然情况,设置局部下沉式广场,为地下一层空间创造采光

  通风条件。

  注重诊疗环境设计

  在低层门诊部的庭院中,可布置精致的绿化空间和休闲庭院,便于一层就医者进入庭院中休息,同时也为二层就医者提供一个舒适观景的候诊环境。另外,在住院部每两层病区入口处,可设置一个绿化空间,使患者家属探望时有温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