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长春市防汛抗洪救灾进入关键时期,长春市卫生局要求全市卫生系统全面进入紧急状态,以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为立足点,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首先要求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包保责任制,主要负责同志、班子成员要带头分片包保。具体包保三方面工作:一是包现场工作,即根据前线防汛情况随时派遣医疗队;二是包转移,即一旦灾区出现群死群伤或重大疾病的,要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包保医疗单位给予及时治疗;三是向包保灾区提供必要的物资和人力支持。并对包保责任进行了细化,在医疗救治方面,县(市)区医院、中医院作为一线包保单位,市直10家医疗机构作为二线包保单位,吉大一、二、三、省医院、省中医院等中省直单位作为三线包保单位,适时开展医疗支援;在疾病防疫方面,长春市疾控中心和城区疾控中心(二道区除外)对口包保外县(市)区,适时支援疾病防控及消杀工作。同时长春市卫生局班子成员和相关处室分别对县(市)区、开发区进行包保,对被包保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协调指导和督导检查。8月4日已按照市政府安排组织三支医疗队赴县(市)送医送药,三支医疗队分别由马平副局长带领,以长春市二医院骨干组成的抗洪医疗队一行10人、在卫生局郗书元副局长的带领下,以长春市人民医院内外科骨干组成的一行10人抗洪医疗队、在陈明强副局长的带领下,以长春市中心医院业务院长程永杰带队,由心血管、消化、外科骨干专家一行8人组成的抗洪医疗队,共计28名医务人员到农安、德惠、九台三个灾情严重的市县诊治灾民160余人,发放药品共计11000余元。
其次,要求全市卫生系统按照分级负责分层管理的原则,协调当地财政部门做好消杀药品的资金保障工作,县(市)区负责日常和本地区的防疫用药,市里负责储备应急和突发事件的消杀用药。灾情较重的二道、双阳、农安、德惠、九台等县(市)区,每个区要储备20万元以上的消杀药品,其他各城区、开发区每个区至少要储备10万元以上的消杀药品。重点储备用于饮用水水源地消毒的漂白粉;用于家庭饮用水消毒的漂白精片;用于杀灭四害的灭虫剂;用于物品消毒的氯消毒剂和用于环境、厕所、牲畜圈舍及尸体消毒的生石灰。市疾控中心负责货源的组织,各地、各部门严格做好采购工作,做到保质保量。消杀药品要及时分配到灾点使用,对出现的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市里,由市里统一组织消杀的供应和保障工作。对药品储备不足影响防疫工作正常开展的,将坚决追究责任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