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实录

  7月8日下午3时,市第三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

  “主任,你就给我输几天液吧,这样好得快。”一位20多岁模样的小伙有些焦急地对杜建民医生说。

  “不是我不给你开。你体温38℃多一点,血常规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就淋巴细胞高一点,胸部听诊也没异常,这就是一个病毒性感冒,输液、吃抗生素没用,我给你开了,你不仅多花钱,对身体也没好处,治疗关键是多喝水、多休息。你家里要有解热镇痛片可以吃点,像双黄连这类清热解毒药也可以吃点。你要没有,我给你开。”杜建民耐心解释着。

  “是这样啊,那就开两盒双黄连吧。您还真认真负责,谢谢啊,以后有什么不舒服还找您看。”小伙拿着处方满意地走了。

  “我要是给他开液,输几天怎么也得几百元,两盒药也就几十块钱。可输液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不能乱开。让患者少花钱把病看好,是大夫的责任。”杜建民发自肺腑地对记者说。

  刚性重拳“两指标”——

  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降低医药费

  记者在三中心医院连续多日采访中发现,“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已成为该院众多医护人员临床诊疗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病人为中心、按诊疗规范看病”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呼吸科医生杜建民,肝胆外科医生娄诚、孙泉,神经科医生杨新忠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道出这样一句心声:“在这里,我们该怎么给病人看病就怎么看,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该做的检查和治疗一定要做,可不该做的,即使患者有要求,也要给他们讲清楚,坚持行医原则。”

  这样的一种诚信诊疗氛围,有效降低了患者就医费用。统计显示,该院门诊患者每次就医平均费用为224元,住院患者每人平均花费1.28万元,均明显低于本市和全国大型综合性医院平均水平,医药费用控制处于全国前列。

  三中心医院的诚信诊疗氛围是怎样形成的?

  “关键在机制,一套科学完善的用人和分配激励机制,以及评价每位医护人员工作质量的科学考核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有效规范执业行为,形成一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诊疗氛围。”该院院长、我国知名肝胆外科专家杜智道出其中的奥秘。

  为此,医院近年来不断强化基础管理,锐意改革创新,推行全新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与奖金挂钩的工作量、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工作业绩的量化考核,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医护人员心中,并转化为他们

  的自觉行动。先后在全国率先推出病人选医生和住院患者包餐制、无陪伴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改革新举措的基础上,医院又分别于2008年10月和2009年12月,就严控“药占比”、“平均住院日”两大反映医药费用的硬指标打出刚性管理的重拳,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落实到每位医护人员头上,每月考核,一旦超标就扣罚相应奖金,问题严重的还将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挂钩,从而进一步有力规范了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遏制过度医疗,减轻了患者负担。

  严格管控“药占比”——

  规范诊疗行为杜绝不合理用药

  那么医院是如何严格管控“药占比”和“平均住院日”的呢?该院副院长李强向记者做了详细介绍。

  药占比,即患者药费占总医疗费用的比例,是一个反映合理用药情况的重要指标。医院根据近三年各科室相关数据,经大量科学统计,计算出每个住院病区和每位门诊医生的合理药占比,病区病种不同标准不同,门诊专业不同标准不同,门诊专业相同医生职称不同标准也不同,实现管理到人头,杜绝不合理用药。

  每个月医院分别以病区治疗小组和门诊医生个人为单位进行统计,药占比不超标的可获10%浮动奖,超标的不仅拿不到浮动奖,而且要按超标实际药费扣罚奖金。例如,规定某病区治疗小组药占比上限为34.7%,若某月该小组药占比为37.7%,超标了3个百分点,那么这个月该小组不仅拿不到浮动奖,而且还要按该月该小组总医药费用的3%,按比例扣除该组各医生奖金。如该月该组医药费用为20万,则要扣除该组医生奖金6000元。

  为促进指标落实,医院建立了处方抽查、不良处方问询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对高级抗生素、昂贵“万能药”和一些疗效不确定的中药进行严格管控。医院每月抽查30%至40%的门急诊处方和百份住院病历,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纠正,情况严重的要接受医院权威专家组问询,若不能给出合理解释将扣罚当月全部奖金,并计入医生个人技术档案,与评职称、岗位晋升挂钩。若连续两次出现严重问题,将暂停处方权。对高质耗材的使用,医院也对不同科室、不同医生制定了不同的刚性指标,哪位医生耗材使用超标,将扣罚当月绩效奖金。

  谈起药费控制,杜建民医生颇有感触地说:“有时有的患者会主动要求使用昂贵药品,可依据其病情根本没有必要,一般药物就能有效治疗,而这两种药的价格有时会相差三四倍。这时该如何选择,一方面要靠医生的良心,另一方面就要靠严格的考核机制约束了。”

  通过严格管控,医院药占比连年下降,患者药费明显减少。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该院药占比为40.86%,显著低于全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平均药占比51.24%的水平,门急诊人均药费87元,在全市三甲综合医院中最低。

  全力缩短“住院日”——

  提高诊疗效率为患者节省住院费

  平均住院日,反映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长短,是医疗技术、质量、效率、管理综合实力的体现。医院同样经过大量科学调查统计,对每个病区限定了平均住院日刚性指标,病区不同标准不一。医院每月以各病区治疗小组为单位,进行平均住院日统计,达标的可获得浮动奖,超标的将扣罚相关医生一定比例奖金。

  为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全院医护技等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全力“护航”:

  ——临床科室提高技术,能微创治疗的不开刀,能开小口的不开大口,减少创

  伤;合理安排一般择期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避免无效等待;紧凑制定治疗计划,能同步治疗的不分步进行。通过技术创新、合理安排,使各病种治疗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如前列腺手术由原来的19.1天降至13.4天,股骨干骨折术由原来的52.8天降至23天。

  ——放射科、超声科等检查科室加班加点工作,由原来早8:00上班提前到7:00,中午不休息,下班时间由晚5:30延至8:00以后,六、日加班,实现无假日检查,CT、核磁等检查等待时间由原来3至5天预约缩短到两天内,出结果时间由原来3天缩短至1天;检验科不断技术创新,实现所有生化检查两小时内出结果。

  ——感染科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每周到各病区检查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依据各病区患者量和收治病种对各病区快速手消毒液的消耗量进行严格规定,达不到规定使用量的,扣罚相应绩效奖金。此外,在感染危险全面监控基础上,加强重点环节监控。这使院内感染控制居全国前列,有效减少了抗菌药使用,缩短了住院日。

  经过一系列努力,医院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由原来的12.8天降至目前10.8天,在全市大型综合医院中最低,为患者节省了住院费用。

  优质服务诚信诊疗——

  患者医护医院社会均受益实现多赢

  严格控制患者医药费用,是否会影响医院运营发展呢?

  “医院发展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得到有力促进。”杜智表示,公立医院首先要坚持公益性,要让患者看得起病,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实现这一点,就要调整医院收入结构,去除大处方、过度治疗等一切不合理成分,凭借优质服务和过硬技术做到诚信诊疗、干净收入。近年来,医院通过包餐制、无陪伴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举措,以及严格管控药占比、平均住院日两大“硬指标”,通过不给科室下达创收任务而是将成本控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等诸多有力措施,提高了运行效率,加快了病床周转,降低了运行成本,在百姓中形成了良好的服务品牌和信誉口碑,慕名前来就诊者越来越多,实现了以质量取胜。

  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该院药占比和平均住院日分别比出台严格管控措施前降低了15.7%和15.2%,门急诊与住院患者量却比往年同期明显增加,分别达44.6万人次和2505人次;2009年医院总收入、固定资产和职工人均收入,分别比2008年增长了11.52%、5.98%和18.32%,较严控“药占比”和“平均住院日”刚性措施出台前,增幅明显增加。

  三中心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科学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药占比和平均住院日,创出了患者、医护、医院和社会都受益的多赢局面,走出了坚持公益性实现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