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仅北京目前就有各类高层建筑8000余座,超高层建筑在60座左右,吸引眼球的各式异形建筑层出不穷。这些时尚绚丽的高楼,或追高求大,或标新立异,虽然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一种标志,但也同时让他们成为了“灾害的放大镜”。
而作为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公共建筑——医院更是首当其冲,建筑安全成为医院建筑设计时不可回避的主题。
“如今医院内部装修设计的80%~90%都是围绕着安全原则来进行的。”日前,资深设计师张亚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作为普通医院来讲,建设资金大多非常有限,我们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围绕着建筑功能的需求进行建设。”他认为,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追高求大并没有错,但要综合考虑后期的服务和应对措施,现在医院存在的许多安全问题,都是由于医院过于追求“新、奇、特”所造成的。
根据不同的服务主体
建筑安全设计作为医院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理念来讲,医院建筑虽然与一般的公共建筑较为类似,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医院安全设计面对的服务主体与一般的公共建筑有所不同,其范围更为广泛,其中包括就医者、医护人员、陪护家属等。“医院在进行安全设计时,要始终依托建筑功能,根据不同的服务主体来进行建设,医院在建设过程中,设计师要对医院安全设计需要考虑的细致全面。”张亚辉为记者举了3个他曾经历的例子——
“例如在设计儿童专科医院时,栏杆的设置和高度就需要设计师仔细的斟酌,孩子生性活泼,在栏杆设计时要考虑到孩子攀爬的可能性,横向设置栏杆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另外,有的孩子喜欢投掷物品,如果栏杆的高度过低,也会给人群造成危险。”
再比方说,在设计精神专科医院时,针对医疗空间服务主体的特殊性,建设团队必须要在设计伊始,就考虑到医院安全性的极致状态。“走廊扶手设计,精神专科医院就与普通的综合医院有所很大不同,精神专科医院的扶手必须和墙面贴死,只是保留了个槽而已,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于此相类似,“由于该医院是采用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窗户设置在什么位置最为合适?怎样既能保证楼内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又要力争医院达到‘零隐患’?这成为一个难题,经过长时间的方案讨论,我们最后确定了垂直开启的模式,且位置设置较高,开启角度较小的方案,只保留窗户的正常通风功能,患者在一般条件下无法开启。”
细心呵护物理、心理两个方面
内装安全设计主要分为物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方面,物理安全主要体现在室内装修时采用的设计手法、施工措施,材料选择等方面。“边角弧形处理、设置安全扶手、安全栏杆和楼梯防滑等措施,都是设计师常用的安全设计手法,此外,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常提到的无障碍设计也是安全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针对医院建筑的坡度,栏杆扶手设置的高度、建筑消防等设计,无障碍设计是有许多标准进行规范的,这些规范标准也是医院必须达到的。”张亚辉认为,在设计医院时,由于医疗空间的复杂性,建筑的设计方案常常会比“规范”更加严标准、高要求,以适应建筑安全功能的发展。
在张亚辉看来,营造个让患者安全舒适的就医生活环境,是每一个医院建设者的职责所在。他认为,医院安全设计不仅仅局限在物理安全,关注心理安全也是设计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的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物理安全大家已经考虑的比较全面,但真正的从心理感受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张亚辉强调说,“特别是在门诊区和病房区,设置必要的遮挡和独立的就诊空间尤为重要,在以前设计医院时,挂号交费窗口都设置在走廊,由于医院原有条件限制,走廊的空间比较狭小,并且诊室的门时常开敞,患者不自觉地就会自由进出,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心理安全造成了困扰,这种情况在老医院特别突出。另外,在安全管理上,有些医院还做的也不是很到位,医院在设置标识时,引导类的标识较多,但提示类标识较少,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相较而言,新建医院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多采用分诊挂号,在候诊区设有叫号系统和电子显示屏幕,而且设置医生和患者互不交叉的独立通道,对医患进行合理分流,保证患者在就诊时拥有独享空间,有效降低感染几率,改善就诊环境。”
不要过于追高求大或标新立异
如今的医院在设计门诊区时,大都使用医疗主街的模式,医院通过医疗主街将各个功能科室串联起来,同时穿插有共享空间。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医院共享空间大多都是封闭的,只是视觉美观,但是真正使用的很少,甚至部分共享空间在配置空调时也给省略。
此外,由于直梯的运力有限,为了增强院内流动交通,许多医院都会在门诊区设有自动扶梯,可扶梯两侧的空间怎样利用?当身体状态欠佳的患者,在扶梯上遇到突发情况该怎样处置?
许多医院在设计时考虑的还是有所欠缺。
针对此种情况,张亚辉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现在的许多医院在建设时追求时代感,追求高挑空、大空间的室内环境,追求玻璃幕墙等具有强烈时代感的设计手法,势必会带来包括防火安全升级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这也为我们在医院安全设计上提出了个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在张亚辉看来,“医院应该投入大力度建设功能空间,在个别诊室,甚至可以引入设备带和氧气等设备,以应对和处理突发情况,力争做到万无一失,而在医生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则可以采用普通装修。”
“另外,针对共享空间的扶梯问题,涉及到设计安全和使用安全两个方面,安全设计的前提也是为了实现医院在管理过程中的轻松便捷,要想要将扶梯的安全措施做到位,除了设置扶手之外,医院还应在扶梯两侧预留出空间,当医院改扩建时,既可以降低装修对医院正常运营造成的影响,又可以起到屏蔽和保护的作用,一旦发生患者晕倒或者拥挤等情况,也会有足够的空间救援,避免发生危险。”张亚辉说。
选材时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现在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材料也是越来越丰富,其中有些还不是很成熟、有些材料的使用需要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材料时,除了要秉承选用绿色环保材料的原则,还要兼顾到材料的耐用性、抗菌性、防撞性。“正如医院多将石材作为人流量大的门诊区域等公共空间的地面材料,而橡胶地板则多在病房区域使用一样,这正是根据空间的人流量、服务的主体和材料特点进行选择的。” 张亚辉说。
除此之外,在选择材料时,还要要注意材料的使用安全,这一点常常被医院所忽视。
张亚辉告诉记者说,“现在在共享空间很多都使用玻璃栏板,但要选择玻璃材料时必须要注意,玻璃要采取夹胶处理,以防止普通钢化玻璃遭遇意外情况破碎后,四处散落的情况发生,造成安全隐患。”
再比方说,“在选择洁具时,医院也常会对悬挂式洁具的安全性产生疑问,尤其是在以老年人为主的干部病房区,会不会给使用者产生不踏实的错觉?其实就产品质量和安全设计而言,肯定是经过国家认证的合格产品,并且这种设计有利于节省空间和卫生清理。”
多使用工厂加工、现场安装施工
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在建设医院建筑时,特别是改扩建工程,建筑施工和医院运营是需要同步进行的,在10多年的医院建设从业经历中,张亚辉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绿色施工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和应用创新技术的高要求。
其中,减少施工污染、降低施工噪音,正是体现医院绿色施工的重要方面,“医院在建筑过程中可以借鉴机场的施工特点,在我们做首都机场施工时,就在合同里明确的要求使用绿色施工技术,甚至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噪音的分贝和焊接环节的点位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只是进行安装即可,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过程的顺畅议多使和安全。”张亚辉告诉记者说,医院要在建筑设计阶段就要注意到控制施工方法,建议多采用工厂加工,现场安装的方式,不要过多地进行现场加工,减少在现场使用油漆、粉刷底图等施工方式,并且少使用集成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