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着医疗建筑领域的革命,世界性的节能要求直接触及能耗大户——医疗建筑的“神经”,从而引发了节能型医院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建设现代化节能型医院的设计方法究竟是什么呢?
生长中的医院建筑,可持续的发展规划
医院建筑可能由于前期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原因,最初只建设一部分,随着运行资金的回流以及市场的需求而不断扩建、不断变化,所以说医院是生长中的建筑,它的建设必须考虑长远规划。
单体和总体设计既要考虑将来改建、扩建的可能性,也要避免盲目的、无限制的扩张,任何部门的扩建都会牵一发动全身。在确定建筑单体柱网时,考虑各种不同功能布置的适应性,以及与之相配的设备管道井布局的适应性。在机电设备负荷计算时,留有适当余地,以适应将来的发展。
建筑空间设计必须以不变应万变,做弹性设计,避免僵化格局。
病房楼单体选型设计
节能型医院首先要选型,建筑设计是千差万别的,同样的面积、同样的造价,可以产生无数种平面方案。
病房楼单体选型—— “工字形、回字形、风车型(Y字形)、十字形”综合体建筑平面形式,它们具有平面使用效率高,可获得最大限度的外墙开窗面,通风条件好,减少了室内污浊空气的交叉感染,室内空间环境明亮舒适等优点。
土地节约型设计
能源设备中心高度集中、共享,如:备用发电机房、配电房、锅炉房、中央空调机房,水池及水泵房、洗衣房、医用气体站、材料仓库最集中,投资、管理、维护成本最小化。
以广东省人民医院为例,设计建设该院时只有4500㎡的土地,院方希望建成门诊、医技、研究的综合型医院。由于医院位于广州的黄金地段——中山二路,院方确立的目标是就地改扩建。这样的诉求就需要设计师让每一方土地都发挥出无穷的价值。
医技部门大部分位于医疗综合体的低层部位,进深大,暗房多,采用分区、分时间、独立控制的中央空调便于控制室内医疗环境条件,确保医疗质量。
集中式布局的医疗中心的送风可以部分依靠空调,部分依靠自然通风,但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经济状况,以利于节约能源和节省日常运行费用。
设计中的取与舍
要想实现投资可控,医院设计就要进行平方米造价的限额设计,设计方案招标评标就要把造价作为一票否决的因素,初步设计概算就不能漏项,施工图预算要对设计进行投资复核。
由于我国按照床位定规模、定收费效益的做法,床均造价应当成为重要的节能节资指标,控制床均建筑面积是最有效的节能绿色措施。
医疗建筑舒适性设计的标准是绿色、减排、环保的重要举措。按照地方气候条件进行适宜的舒适性环境设计,把救治放在首位,享受放在最次要的地位。避免装饰过度、人工环境过度、空间尺度过度。“大气、雄伟、地标”这种用语不应该成为医院建筑评价的词汇。
设计全过程都要有节能意识
前期设计——项目性质、规模、投资额不确定时的探索性设计;
中期设计——项目性质、规模、投资额确定后的实施性、限额性设计;
后期设计——改变品质、标准、档次的补充性设计,施工期间增加或改变功能、施工图预算之外增加项目及其投资额部分的设计,涉及到施工变更设计、加工制作深化设计、系统设备性价选型比较设计。
节能技术设计的深度
设计图纸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还需要把“设计咨询——设计服务——节能科学顾问——节能产品顾问——节绿色能评价体系——节能产品运行验收”都看作节能设计深度的表现形式。
除了设计制图阶段,解决图纸应用阶段的问题,现场顾问服务阶段的能力、责任心、知识面的广度、替用户着想是真正的高端设计深度。
节能型医院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满足医院的个性化和共性化要求;
满足医疗设备的要求;
恰如其分的建筑定位。除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外,还包括墙体,室内环境,门窗和内外装修等建造标准;
床均能耗指标控制适度;
建筑机电设备运行能耗低,排放污染少,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