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7月7日专电(记者王丽)大型医院人满为患,民营医院、社区医院发展缓慢的局面,加剧了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矛盾,贵州省卫生厅7月初出台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实施意见,10年内全省民营医疗机构将接近医疗机构总数三成。
据贵州省卫生厅调查,目前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总体上数量较多,但规模小、发展滞后、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不强。贵州省提出,将通过扶持鼓励、规范引导、优化配置、公平竞争,发展一批有规模、有质量、有技术、有品牌的民营医疗机构,实现3年有突破,5年上台阶,10年大跨越。即民营医疗机构的总数、实际床位、门诊量和住院量,到2012年力争分别达到全省总量的10%,到2015年力争达到15%至20%,到2020年力争达到25%至30%。
为能让民营医院有公平的发展环境,贵州省提出,将坚持竞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落实民营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并鼓励和支持公立、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合理流动,对民营医疗机构申报考评专业技术资格的资格认定上给予政策放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特色化民营医疗机构原则,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对民营医疗机构从过去单纯的管理模式转变到管理、帮助、促进相结合的模式,形成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