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院长的人文素养。现在很多院长和建筑师都强调在建筑布局里进行人性化设计,并且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这也使得我国医院建筑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从事医院建筑设计20多年的资深专家、国内知名建筑师朱希如是说。

 朱希:这样建造医院会更好

策划为先

——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应该如一个生物体一样,均衡生长

目前许多医院在进行改扩建时,因为缺乏经验,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只管在建的楼,而不做医院的整体策划和长远规划。朱希坦言,这种做法很可能会让医院现在建的楼成为若干年后医院发展的“钉子户”或“瓶颈”。

从短期利益出发,院长们通常是床位不够就盖病房楼,来个大设备就见缝插针建“补丁楼”。而朱希认为,牵一发动全身,医院建任何楼时所面临的都是一系列的整体问题,而不单是一栋楼的事情,要均衡医院的各种空间。

医院发展应该有计划性,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应该如一个生物体一样,均衡生长,而不能只看局部,不考虑整体。因此,医院在计划新建或改扩建工程时,策划为先,必不可少。

朱希说,所谓策划就是医院在建楼时,首先要制定一个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其次再确定短期的、局部的详细建设措施。医院的策划,要研究如何使医疗设施的静态功能空间与医、患、物等动态使用空间相匹配。一般来说,要先做好医疗科室的设置规划,即把医疗空间规划与医院服务范围内就医者的需求量相结合,据此确定科室类型、用房数量、发展规模,同时对建筑环境和医疗环境的舒适度进行性价比测算,以确定适宜的建筑面积。然后落实土地规划的城市限制性条件,如建筑退线、高度、密度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总体规划和单体建筑的设计任务书。不管是新建还是改扩建医院工程,要使新楼建起来后,所有新老建筑的内部空间都能被合理均衡的加以使用。因此,策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瞻前顾后,权衡利弊,长计划、短安排。

 

流程优化

  ——合理适用的设计才是好的

 

目前,医院建筑设计界竞争激烈,几乎所有大型综合建筑设计院都在与专业性医院设计机构一同角逐医院建筑工程。在参加医院举行的招标时,建筑师们都把投标的建筑效果图渲染得美轮美奂,对于不太懂医院设计的建筑专家,还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准确评价方案的功能优劣,参加选标的院长和上级领导们更容易眼花缭乱,以效果图论优劣,因此,效果图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误导着评审结局。

针对这种现象,朱希认为,以效果图下结论的做法往往导致选标的院长和上级领导们因看不清设计方案的本质而乱点鸳鸯谱。那些医院设计功力不足的设计师只能靠哗众取宠,籍希望于以效果假象掩饰其设计缺陷。其实,外观效果图只展现了“建筑的服装”,医院建筑的卓越功能是其肌体,服装可以有无数件,而“健美的肌体”穿什么衣服都会“好看”。

一个真正懂行的医院设计师,会由内到外给医院建设“诊病治病”,做好医院建筑体检,既治局部病根、亦治广泛未病,然后才选一个合适的“面料”,量体裁衣,给治好病的房屋穿衣带帽,或者给所有房子都换上新衣服。这也就是先确定医院建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据此提出建筑设计上的解决方案,比如:流程再造,平面的或立体的解决办法,保全的老楼与扩建的新楼内部功能分配办法,建设期间的体外循环方式……最后通过直观的效果图把这些实施内容一一展示出来。

朱希说:“公立医院建筑设计应该是简约朴实的,主要是为功能服务,任何医院建筑都不应背离这个根本。好的建筑师做医院策划和设计,不仅是建筑本身适用,还要考虑到如何通过设计和策划,引导先进的、节约型的管理流程,让医院运营成本降低。医院建筑外观是复杂的功能流程的表达形式之一,医院建筑的空间与流程设计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而不是建筑效果图。”

 

实操技巧

   ——点评三个案例

 

医院在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如何让院长根据医院的实际选择建设方式,朱希介绍了三个案例:

 

A医院。这是一座刚建成的新医院,因为筹建前期工作3年,施工建设5年,从提出构想到实际使用,8年时间过去了。(这是所有医院建设不能回避的时间差,任何医院在竣工时,其建筑设计大约是建筑师和前任院长5年前的思想。)现任院长很可能认为:前任院长或政府给我造的这座建筑我并不喜欢,因为其中的很多设计都与现有的医疗技术不配套,我不得不根据医院的现实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改建。

朱希点评:这所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请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做“流程再造”的系统性设计调整;任何局部的加减和改造都要进行消防、水、电、空调等专业的全面治理,不要东敲西打;不要轻易全盘否定原有的建筑设计,应当就现有房屋如何发挥其使用功能作充分挖掘,对科室布局进行调配,尽量使医疗功能和建筑空间相匹配。

 

B医院。现有的医院建筑空间全部占满了,院长想把医院内某些利用价值不高的房子拆掉,在拆除出来的土地上建一座新楼。

朱希评点:在拆旧建新之前,院长应先做一个体外循环的安排。因为要拆掉的房子里如果原有的医疗功能不能停止,就要找一个替代的地方过渡,而且要保证在过渡期内原有的医疗功能不受影响,所以,体外循环设计不可少。然后,要了解被拆除的老房子是否本身就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退线要求、防火要求等,如果是违章建筑,那拆了也不能再建;如果拆出来的空地不够大、有日照限制、防火距离限制、地下管道限制,那也无法建更大的建筑。

 

C医院。现有医院用地和建筑没有任何发展空间,也不能加层,因为加层不符合结构规范,医院所在地附近也没有任何土地可拓展。

朱希评点:该医院可选择在异地建造、原地重建、与其他土地较多的医院进行整合重组并联合建设。原地重建,要一次设计、总包工程、分段施工,可在医院附近租赁房子作为医院过渡用房和补充,做好病人就医流线引导。异地建造的医院要做好长远医疗规划、设备规划、定好总体和分期建设方案、进行交钥匙验收。联合建设的应以一方为主,学科及人力资源强项联合,不宜搞多头管理、半路插足。

这类的医院建设周期往往更漫长,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建成后的使用者常常都不是发起建设的院长。院长不应为之长期占用自己的管理时间,应更加关注建设期间艰难的医疗工作,将基建管理工作交给专职人员,如:1、采用代建制,交给专业代建公司或政府代建;2、聘任搞过全过程医院基建的建筑业专家来当基建副院长,授权主持基建工作;3、交给总承包公司;4、委托项目管理公司。

 

艺术与健康

-----医院应让就医者感到优美、安全和舒适

 

朱希认为,医院建筑的造型应富有逻辑感,表里如一、美在和谐。内部空间的装饰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环保并有艺术性。医院的人性化体现在细节设计,要让就医者感到优美、安全和舒适。院长应该做多学科专家的集成者,尊重专业人士,发挥建筑专家、医学专家、感控专家、护理专家、艺术家们的智慧,构建和谐的、人文的和人性化的医疗空间。

朱希进一步提出,国际先进的医院建筑还包含着充分实现非建筑类的艺术设计乃至艺术配饰、观演设施、雕塑、绘画——ARTS FOR HEALTH。我国的医院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院长在“采购”设计时,不够精细化且缺失了很多人文的东西。有的院长宁可花1个亿去买医疗设备,也不肯花几百万“买”室内设计、亮化设计、人文艺术制作。所谓局部精装修的概念也是不符合医院特点的,过分富贵华丽的重点设计只会让病人望而却步。

有些院长意识到医院装潢和艺术陈设的必要性,却不肯花钱“购买”真正的艺术,只拿医院的医疗成就图片充填建筑空间,而这些图片往往给病人带来恐惧感;即使是养生、科普的图片也不能使焦虑的病人放松心情,反而徒增精神负担、怀疑误解诊断,使得医院环境的实际效果事与愿违。

好的医院艺术设计是有系统性和带参与性的,例如:

台湾大学儿童医院把儿童美术馆搬进医院,以“健康森林“为主轴,构建了8个儿童身心发展的主题空间。1楼的候诊空间变成了鸟语花开的梦幻森林;2楼的门诊空间是一个立体画本,这里有故事博物馆、大富翁游乐区,还有儿童文学家专为该楼设计的比比和米米公仔,23楼和24楼的有动物嘉年华等,各楼都有不同的主题。这所医院在建筑布局和内部空间的人文设计上是很成功的。

日本一家肿瘤医院把一些墙壁开辟为病人的创作空间,让病人在有生之年留下他的作品;例如开辟三维动画艺术空间,让病人在这里发布他用电脑制作的动画,使病人尽量忘却痛苦,提高了生存期的生活质量。

还有灯光艺术治疗、音乐艺术治疗、表演艺术治疗……,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在40年代就被引入医院了,这些措施既是实用艺术也是复健的辅助手段。

因此,朱希希望我国医疗界能以更开阔的思维和更均衡的资金调配,迎接医院建设高级阶段的来临。

朱希:这样建造医院会更好 

朱希简介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副总裁、医疗事业部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