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院如此复杂的建筑,建筑师不可能提供出让医院百分之百满意的方案,双方互动的关键是沟通。”在医院建筑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顾均,十分强调沟通的重要性,他认为沟通包括两方面——

 沟通是关键

医院领导与建筑师的沟通

现在很多院长在建医院前先琢磨这楼建得要像什么,好看不好看,实际上,与建筑师进行沟通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比如,医院的建设首先应考虑的是医院的管理体制、医院的目标、科室主任的背景及其工作方式、面向的市场等与新建医院如何相适应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医院在建设前必须要做的“前期规划”工作。

顾均认为,医院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它决定着医院的功能布局。而院长的管理方式会影响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定了才能谈设计。

在管理模式上,院长要认识自己的特性,医院是专科型还是综合型。医院不同,地理位置也不同,是集中的好还是分散的好,高层好还是低层好,要因地制宜。这就是定位问题。现在有些院长在这个问题上总是爱“拍脑袋”,看过什么医院就想照着建,但却未必适合自己。当院长对定位拿捏不准时,可多与建筑师讨论,建筑师因为是专业的,能给出很多建议。院长可根据自己医院的特性,有选择性的听取。

 

建筑师与医院各部门的沟通

   

医院建筑的方案设计阶段,建筑师应与医院的管理部门多沟通,把握医院的建设目的、用途、医疗设施。

医院有不同的管理层,不同的管理层对医院有不同的理解。医院的设计首先要很紧密地与医院的管理、操作人员来沟通,满足他们的首要要求。有时候他们的要求并非是最合理的,毕竟每个人的认识也不一样。所以就要及时沟通,大家达成一种共识。在最合理的状态下,把医院的功能最合理地表现出来。设计师对医疗内容的了解往往不那么深入,医院人员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往往又不甚理解。把两方面的意见沟通好,再来设计医院就会很成功。

管理层沟通好后,建筑师还应与不同的科室人员进行沟通,不同医院的科室人员,因为学科背景的不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 医院建筑和其他建筑的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医院建筑的功能非常复杂,是所有建筑设计里面最复杂的一个,因为它的每个科室都不一样。有的表面上可以按照住院病房的统一模式做,但实际上里面的科室是有区别的。因此,顾钧觉得,作为建筑师就要多动脑子,把所有的问题做一个综合的处理,统筹安排。

此外,“建筑师要适当妥协,兼顾统筹。”顾钧强调道。当设计方案与医院的使用功能相冲突时,建筑师应作出妥协。但有时也会有些创新,应告诉他们这个会比想象中得更好,要说服他们。

一般的建筑设计,建筑师可以自己做很多决定,但医院设计不行,一定要跟主管院长、各科主任、护士长等沟通,相互之间要多理解,建筑师要理解医院的思路,医院要理解在建筑范围内建筑师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旧楼改造新楼的时候,要考虑老楼的一种限定,要考虑新的医院功能的融合。跟科室主任沟通的时候,可能一个主任说这个护士站要放在这儿,另一个主任说要放在那儿,都不一样。不一样就带来问题,所以要沟通,如果沟通不了,就要考虑技术上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不能随随便便。能够合并同类项就合并,合并不了还要进行深沟通。

 

对医院建筑设计的思考

    做过多年的医院建筑设计,顾均在不断的实践中,也在不断地思考着,他有3点想法——

*医院建筑设计逐渐温馨化

现在人们对医疗建筑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从以前单纯的治疗,冷冰冰地对待患者的角度,转变为更高的层次——以人为本,不仅是患者、医院的工作人员,还包括来医院的就医者和陪护者。所以,现在医院的建筑设计也不应再是冷冰冰的,而在追求增加一些关怀人本的东西。因为医院在任何一个城市,尤其是综合医院,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医院不仅要体现其自身的功能,还要体现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的关怀。因此要把医院设计好,做到大家不觉得医院是个冷冰冰的地方,逐渐温馨化。

*医院建筑的选材,满足环保、卫生、安全要求即可

现在有些医院选材过火了,有的用很多花纹雕塑镂空,导致花钱多又不好做卫生清理。在设计选材上满足环保、卫生、安全三大要求即可,该简洁就简洁,没必要在这方面体现文化。

*整合社区医院,促进医院集团化、体系化

现在中国大城市的医院建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集。但太大的医院容易使老百姓进去以后晕头转向,同时带来一些交通问题。大医院如果整合一些社区医院,那么患者就愿意到社区医院去看病。医院的集团化、体系化有利于缩小建筑成本,限制大医院的无限制膨胀。

广东省中医院搞了一个集团化,收购了很多小医院,医生实行轮诊,所有的检查资料都是全集团共享,这能够解决一部分管理上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医院建筑资源,避免过多地建造医院。美国的大医院采取公私结合的就诊制度,用停车楼解决交通问题,用私人门诊和公立医院结合治疗的方式解决拥挤问题。同时,良好的预约制度也可以分流就诊人群,这样可以防止门诊大厅越建越大,造成建筑浪费。

 

沟通是关键 

顾均

 

硕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获得多项建筑工程奖项,发表、著述了10余种文章和著作。曾主持设计四川省人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楼改造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