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医院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法律手段,优化功能布局、医疗流程,合理设计,在建设全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限额之内。
一、医院基建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把握建设标准,使投资最大限度地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单位的基本建设要与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考虑到自己的技术优势、服务范围、区域划分、服务对象、受众的需求,其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超前。另一方面,医院的基本建设要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求真务实,不能盲目追求“一步到位”的大而全的目标。
(二)利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的长期稳定实施,为院领导提供科学合理有价值的意见
造价控制人员要在做好充分的调研和缜密严谨的论证后,提交切实可行的基本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分析报告,使每个基本建设项目符合长期规划的需要。
(三)利于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从项目的初期调研、论证、立项、预算到施工、竣工结算、决算、后期效益评估,每个项目的造价控制应强化全过程监督。尤其要注意整个项目的实施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使项目在上级批准的范围和总体规划内进行实施,避免出现财政赤字,入不敷出,投入与效益倒挂的不正常现象。
(四)利于建立医疗建筑造价管理体系,为医院工程建设管理者提供实践的参照依据和理论支持
新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已经实行,与之相配套的医疗建筑造价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地修订完善,因此,建立完善的医疗建筑造价管理体系很有必要。医院建设的每一项目造价资料都是实例样本。除了常规专业外,还有一部分如中心供氧和吸引系统、净化系统、气体物流传输系统、碎石机、MRI、X光机、DSA、Y刀、CT、PET、钴60、高压氧舱等专用设备辅助工程也是如此。
二、目前造价控制现状和存在问题
许多医院建设时超规模、超标准,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经济技术指标相违背,不能很好地执行项目批复精神;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变更原方案、原图纸,甚至追加建设资金;在竣工总决算时,出现超过政府批准的投资概算现象。剖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一) 医院基建项目的快速增加、质量要求提高与管理力量不足的矛盾
目前,相当多的医院基建管理队伍存在着人力不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缺乏的问题;而医院建筑特殊功能多、特殊流程多,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院方管理协调能力弱,随意变更造成翻工多,以致浪费很大。
(二)领导者在项目决策过程不规范,科学的决策体制没形成
对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从项目的立项估算开始就没有做好科学合理的论证,缺乏长期有效管理,很难保证基本建设的投资控制。
基本建设投资是单位的重大费用支出,关系到经济运行的平稳高效,影响其社会评价性。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没有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项目的论证报告没有很好的结合医疗发展,与长期规划不配套,严重的甚至脱节。
(三)医院规划方案不科学
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单体建设方案随意调整,导致费用不断增加,成品资源却闲置浪费,有的建成之初就是整改之时。
(四)基建财务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部分医院对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人力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原材料设备采购缺乏监督,对基建财务审计也不力,缺乏全过程监督审计。
三、原因探讨
(一)基建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医院基本建设领域的管理制度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方面医院基建被增加投入与资金不足的矛盾所困扰,在一些较低需求的矛盾已得到解决的今天,就诊的环境改善成为患者需求的重要方面。医院的建设要求高,资金投入也大,而资金的筹措却相当困难,因此,医院一般都期望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来解决。在预算立项时,为了得到上级部门批准,有的就故意做低造价,少列必备的配套项目,一旦开工建设,再不断地追加投资,形成“钓鱼工程”。另外,建设单位缺乏有效管理防范措施,出现权力寻租、道德寻租等不法行为,施工单位借机巧立名目,高估冒算,提高造价。
(二)医院建设规划设计缺乏严肃性
在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对项目建议书、建设初步方案、可行性报告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和充分的科学论证,几乎没有经济、造价专业方面的技术专家参与投资分析,或者在决策时仅限于形式,走过场,匆匆了事。有的医院领导者存在盲目发展、追求规模的倾向,急于提升形象扩大影响,抢占医疗业务市场,以期产生“滚雪球”效应,具体表现在:
1.管理缺乏远瞻性和全局观念
在做长远规划时,调查研究不够仔细深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方面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不得不调整规划,使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
2.上级部门核准与本单位的规划有明显的差异
反映在事先未做好充分的汇报沟通,上级部门没有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照本宣科,忽视个案的特殊性,双方各自为政,造成基本建设的重复投资。
3.新任领导者追求短期效益,考虑在任期间政绩,长期规划考虑得少
新老领导班子交接不力,且医院长期规划缺乏系统性、强制性,执行变更时缺乏制度上的约束。
4.质量要求的提高与管理力量不足
这导致相当多的医院基建管理队伍存在着人员不够、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缺乏的问题。
5.医院缺少基本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
不少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是“门外汉”;再加上有些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专业知识不了解不熟悉,因而很难做好投资的有效控制。
四、防范对策
(一) 建立健全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程序和相关制度,并且尝试改革建设方案经济评价方法
一个单位的长远规划能否最终得到实施牵涉到方方面面,包括决策主体(人)、客体(项目)的可行性、外界条件等。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就应有经济、造价方面的专家参与论证,并把它融合到大讨论大论证中,总方案决策完成后要保持稳定,若根据医疗行业发展确需调整,也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和技术程序,避免“长官意志”给整个项目带来风险。
(二) 编制合理详尽的概算,推行限额设计是投资控制的关键
遴选优秀的设计单位,严格按照上级批准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进行限额设计,加强初步设计的审核,编制正确的设计概算,避免漏项、漏量。限额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应按照审定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施工图阶段应按照初步设计审定的设计概算进行限额设计,将限额设计的要求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写入设计合同条款中,以审定的估算作为基数,明确因设计原因造成项目投资超概算部分,设计单位相应承担经济责任。
(三) 重视并充分发挥社会咨询中介机构的作用
社会上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医疗咨询机构、造价审计、工程招标代理、设备招投标等专业公司都能提供较专业的服务。选择资信实力好的专业公司作为自己的参谋,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可行性研究、方案流程设计、施工监督、材料设备采购、工程跟踪审计等方面可得到细致周到的服务。
(四) 确定合理建设标准是控制投资的主要依据
根据安全、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原则,建筑标准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合理确定。在对同级医院建设造价比对的基础上,对不同建筑高度不同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确定合理的建设标准。根据医院建筑的特点制定中心供氧吸引系统、弱电系统、中心供应室、手术室、制剂室、放射用房等各医疗辅助分项系统的平方米指标,同时针对医院诊室、病房卫生间等重要场所设施明确合理的配置细则,对主要设备材料界定选用范围,从而规范建设指标,达到加强投资控制管理的目的。
(五) 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把降低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整个建设过程的每项工作中去,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法去正确处理工期、质量、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盟
(六) 实施主动控制和加强工程风险管理
主动控制就是预先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并拟定和采取各项预防性措施,以使计划目标得以实现。主动控制可以解决传统控制过程中的时滞影响,是一种面对未来的前馈控制。严格现场管理,做好变更前的技术经济比较,尽量减少变更、签证。加强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和审计,在医院基本建设中有效地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也是纠偏的一种重要手段。风险管理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工程风险包括自然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这些都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加强风险控制是积极主动的风险对策,可以预防和减少损失。医院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并把它纳入到整个造价控制系统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院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也是比较难的学科,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医院建设水平,才能让医院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岚,吴锦华,等.浅析市级医院基本建设超投资原因及对策.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7,7(3)
[2] 李伟,高兴.论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7,7(9)
[3]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
[4] 刘伊生主编.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
单永新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江苏省老年医院) 南京 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