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要位置、维修不便的装饰部位,应把材料的耐久性放在首位;对易于维修的位置,可综合经济要求,选择维修周期较短的材料。
一、 规划设计选“对”材
(一)合理性和实用性
现今,有针对医院特点的新型技术材料,如杀菌彩色乳胶漆、纳米涂料、抗菌玻璃等,这些新型技术材料的使用,多为增强抗菌效用,间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在选用时,需注意材料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不宜简单、盲目地使用,如厕所、卫生间的装饰材料需防水、易清洁;手术室应采用抗菌玻璃隔层;医院的走廊、病房适合使用杀菌型彩色乳胶漆等。新型材料的应用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去考虑,需有总体观念,既要考虑到一次性投资的多少,也应顾及到使用后的维修费用。
(二)耐久性
医院建筑材料的选择还应注意其合理的耐久性,对于重要位置、维修不便的装饰部位,应把材料的耐久性放在首位;对易于维修的位置,可综合经济要求,选择维修周期较短的材料;针对饰面处理的目的性,应以满足装饰功能为主,再兼顾其他功能。
(三)节能
在节能方面,医院可以采用节能灯或将普通灯管改为节能灯管;手术部可采用净化空调节能系统;医院内墙装饰面板面层,宜采用特殊工艺涂覆高性能氟碳涂料,因它能充分保证洁净空间的空气洁净度,防止静电危害。选用节能设备与材料可以经济为主,但也不可一味贪图价格低廉,以防劣质材料影响使用与安全。
二、 内外空间用“好”材
(一)人性化
在医院内部空间的建筑材料使用上,应当注意人性化。现今,随各种人工智能系统和医用机器人的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医疗效果和人类健康水平,但在这些高效精密的技术装备后面,也隐藏着情感的空虚和冷漠。为此,寻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创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成为医院设计的新兴话题。对建筑空间和细节设计进行世俗化、园林化和艺术化处理,可使医院在应用高技术的同时,保持应有的“人情味”。例如:医院可在门诊大厅或候诊厅等处布置富于乡土意味的中庭绿化,色彩斑斓的鲜花、礼品店,气氛亲切的咖啡店等。对于CT、MRI、加速器治疗等全封闭空间,过去是艺术装修的禁地,今天的医院也多布置了风光如画的灯箱式心理窗,发光的天棚彩画,使患者仰卧检查时,可随意观赏,进入心旷神怡的画境。室内还可设置人工模拟的绿化植物以焕发生气,营造温馨平和的空间情调,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态。
现代医院设计追求以患者为中心,这就要求医院应用新设计手法,创造吸引人的公共空间,愉快舒适的内外环境,如清新的空气、芳香的气味、清晰的内部流线等,还需有鲜明的标志引导患者流向,使患者、探视者等能够顺利地就诊、检查、治疗、入院等。在总体设计中,一般以医院中央通道作为联系医院各功能科室的通道,并以它作竖向分层布置人流、物流和工程主干道。
(二)关注外部空间的设计
医院建筑材料的选用,并不限于内部装修。在外部空间中,医院的喷水池、景观文化、办公区文化均大有文章可做。外部空间建筑合理的应用材料与色彩设计,会给就医者带来便利、安全以及良好的心理感受。就地面材料来说,因医院空间的特殊性,必须做到环保、洁净且易于清洁,PVC地坪是不错的选择;对净化区域地面,可铺设健康安全无毒、不产生甲醛(环保产品)、脚感舒适的PVC地板。同时,材质柔软的地面材料,还能降低噪音,有效防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就医者安全;以色彩设计来看,医疗建筑主体外部色彩要简洁大方,不可使用红色、暗红色、橙色、黑色、深灰等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情绪波动或不好感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