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外医院环境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医院环境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医疗环境的人性化,注重环境品质的优化和提高,追求与整体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整体医学环境,寻求适用医疗技术与情感平衡,突出自然、生态环境的“绿色医院”。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医院规模对象化与功能综合化

  城市综合医院的规模,普遍不再是扩展千张以上床位的大型医院,而是根据医院级别不同,所担负的社区服务对象的情况,主要建设中型(400~6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随着医院规模的适中,医院功能逐步由单纯医疗型向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综合型发展,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多层次、系列化、综合型医疗服务。

  医院建筑布局趋向合理化

  在大型医院的布局上,趋向于较为密集型的总体布局。过去传统分散式的布局,已为组团式建筑群所替代 ,但也有大量中型以下医院逐渐呈现低层组合式布局。医院的建筑布局、楼群造型和内部结构,除了注重医学美学和建筑美学以外,更重视实用、配套,适应功能综合化的需要。

  崇尚绿色建筑

  医院建筑充分起到协调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高情感和人情味的作用。将回归自然的生活气息引进医院,医疗用房注重形态的改变,趋于单床室、小型化和家庭生活化,减少住院病人的陌生感,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

  医院环境园林化

  医院有足够的草坪、绿地以及相应的高低林带,组合成绿化、净化、美化、香化的花园式医院,并在相应地点,设置配套的亭榭,桌椅,喷水池等设施,供病人散步、健身、休息、观赏之用。

  现代化的医院环境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流程科学的医院整体规划 医院的整体规划不再象以前那样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线形规划程序,而是要从研究服务领域范围的人口结构模型、疾病谱着手,依照国家或地区的医疗保健规划以及标准进行规划。现代化的医院是一座机能复杂的综合性建筑物,在医院的整体规划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其中任何一部分设计不合理都会影响医院的整体规划。现代医院设计新趋向之一是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充分做到功能齐全、流程科学、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配件。

  布局

  目前我国医院布局,大多是见缝插针地呈单幢分散布局,科室分散设置在不同楼房(群),病人就诊路线迂回,内部功能联系不便,没有足够的停车泊位,空间局促。医院的布局往往只根据医生、护士和后勤保障部门职工的需要来进行设计,医院的布置常常是功能科室与走廊交错布置成迷宫,病人及探视人员不易寻找要去的科室。现代医疗服务提倡方便病人和提高工作效率,要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有严格的时间安排、紧凑的诊断治疗程序,要求在医院的规划布置中减少相关功能科室之间的距离,以便尽可能方便病人。

  因而,在总体设计中,以医院中央通道作为联系医院各功能科室的通道并以它作竖向分层布置人流、物流,布置工程主干管的设计方法。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那种停留在从总平面到平、立、剖面的功能布局与造型处理已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及现代医疗管理及服务体系的需求了。

  座落在上海浦东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的合作建设项目,被列为上海市“九五”期间社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是国内目前最为现代化的儿童医院。它的设计从医疗规划着手,考虑医学模式的转换,各医疗功能均留有发展的余地,并力求创造一个具有儿童情趣的庭园式现代化医院,总体设计采用单元拼接模块式和单元重复规整形体的有机组合等手法,做到布局紧凑合理,通过中枢走道和联系廊组织水平、垂直交通。功能分区明确,种类流线组织清晰、明确。平面设计、建筑造型从实际出发,大进深的单元平面空间和通长的玻璃拱顶,增加了采光,丰富了造型。室内空间结合装修,在选材和色彩处理上,充分考虑患儿的心理特点,不同功能分区、不同水平层,采用不同色调,营造出亲切、宁静、热烈、欢快等各类空间效果和氛围。

  建筑

  目前,医院建筑形态有以下3种:(1)分散式。住院部、门诊部及医技科室各布局于单独的建筑物内,各科可很好的隔离,这种形式在卫生及流行病学上是有优点的,但也有占地面积大、建筑费用高、空间联系不紧凑等缺点。②集中式。指除传染病房外,其它主体建筑集中组建,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交通路线短,各部分联系方便。缺点是较难满足隔离和安静要求。③混合式。指一部分主体建筑集中组建,另一部分建筑单独修建。我国解放后的医院,大多数类似于混合或改良集中式。医院建筑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和聚集特定人群的公共场所,其建筑形态主要取决于医学技术水平、地域医疗要求和医院营运机制三个要素 。

  同时,现代化的医院建筑应是实用的审美的统一,要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建筑造型简洁、明朗,具有朴素、典雅的行业特点,空间环境应符合当地民俗特点。

  流程

  首先,医疗部分的门诊部、医技科室、住院部要有方便的内、外交通和联系路线。门诊部是医院对外联系最频繁的部门,一般门诊部每天要有数百名到数千名病人。因此门诊部应有直接的对外交通路线,与医技科室和住院部也要联系方便。医院各部分的密切联系,要求建筑组合紧凑,尽量缩短彼此的空间距离;各部分的相对位置符合医疗程序和医院内部工作流程的要求,成为使用方便的,高效能的有机体。

  其次,必须建立明确的地图或简单的指示牌,以便病人及探视者易于辨认身处位置和选取方向。由于病人及探视者不太了解医院运作,因此尽量减少业内术语标牌,应用简单或图象化的标准为佳,而且设于显眼位置。20世纪60年代起发展信息诱导图标,这种图标对部门多、人和物流动较大的医院极为适用。信息诱导图标就是对医院各功能部门尽量用图象显示,便于病人寻找方便。如口腔科门上有牙齿的标志;眼科门上有眼睛的标志;候诊室画一人坐在椅子上,使病人一目了然。许多医院为了使病人容易找到各部门,在一进大门的门厅的墙上或问事处的附近墙上写出各部门的名称及所在层数。

  内部诊疗环境———突出温馨、舒适与功能的合理性 病房是医院最重要的地方之一。由于病人停留在病房内的时间最长,且大部分的活动都在该空间进行,因此,房间布置和装饰要突出温馨、舒适、高雅,使住院患者有在家的感觉,有高格调的享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南丁格尔式的大病房已不再是设计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单人小病房,这完全是出于以病人为本考虑的结果,尽管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病人的干扰少了,私密多了,有利于病人的心理。